引言
公元前,小居鲁士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,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支持。那么,他具体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呢?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些背景。公元前405年,小居鲁士被他的父亲大流士二世召回。原因是大流士二世在凯斯宾以南的卡德斯山脉进行战役时突然病倒,临终前急需小居鲁士在床前守护。
小居鲁士母亲帕莉萨蒂斯的支持
大流士二世前往镇压卡杜西亚人的叛乱时,战局未能稳定,自己却在战场上病倒。小居鲁士及时带着随行的重甲步兵队,抵达父王身边,准备守护并陪伴在大流士的弥留之际。公元前404年3月,大流士二世去世,安葬在纳克希鲁斯泰姆,这一安葬地成为四位波斯国王的墓地之一。
展开剩余80%大流士去世后,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继承王位。然而,他上任后的第一个行动便激怒了太后帕莉萨蒂斯。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处决了乌底亚司铁斯,这让帕莉萨蒂斯十分愤怒。乌底亚司铁斯本是王后的侍卫,但他因杀死了自己的主人铁里图奇麦斯而遭到惩罚。铁里图奇麦斯曾因谋反而被处决,王后坚决要求惩治乌底亚司铁斯,然而阿尔塔薛西斯执行了处决。这一事件使帕莉萨蒂斯心生不满,她便决定支持自己的小儿子小居鲁士争取王位,试图取代阿尔塔薛西斯二世。
小居鲁士虽然年纪尚轻,却具备了出色的才智。更重要的是,他出生于大流士二世成为国王之后,享有“皇荫贵生”的优势。这一点让他比其哥哥阿尔塔薛西斯二世拥有更多的继承权。另外,小居鲁士不仅才智过人,而且以礼待人,广纳贤才。他身边汇聚了大量志同道合的支持者。每当宫廷有贵宾来访,小居鲁士总是热情招待,极力争取他们的支持,结果这些人回去后,纷纷站到了他这一边。
小居鲁士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教育,尤其在“军事学校”中,学习指挥和统帅军队的技巧。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,还是一位勇敢的骑手和猎手,亲手击杀过一只熊,并在身上留下了熊爪的伤疤。此外,小居鲁士酷爱园艺,信仰琐罗亚斯德教,并认为劳动和汗水是荣耀的象征。他的军事才能与他对细节的重视,使他深受军官和朋友的尊敬。
小居鲁士的谋逆指控
年轻的佣兵色诺芬曾亲眼目睹过小居鲁士,他对小居鲁士的英勇深感崇敬,并记录下他的一些行为。在小居鲁士的管辖区,曾发生过一系列恐怖事件,乞丐和罪犯被惩罚至极,常常有被刺瞎眼睛或砍去四肢的人,造成了威慑的效果。小居鲁士还成功击败了密斯族人和皮西迪亚人的袭击,展现出其军事领导能力。
根据波斯的传统,新王继位时会在帕萨加迪古都的阿娜希塔神庙举行加冕仪式,穿上居鲁士帝国建立者的礼服,并举行一系列仪式。在仪式开始前,小居鲁士的老师蒂萨弗尼斯带来了一位僧侣,他指控小居鲁士计划趁着国王换衣时刺杀阿尔塔薛西斯二世。虽然小居鲁士被抓,并被控谋反,但此事件的真相并不明朗。很多历史学者认为,蒂萨弗尼斯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,夸大了小居鲁士的罪行。
一些史料指出,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对小居鲁士的反叛早有预感,而他母亲帕莉萨蒂斯则全力为他辩护。经过审判后,小居鲁士被无罪释放,回到了小亚细亚。有人认为,帕莉萨蒂斯的支持是他免受惩罚并顺利返回的重要原因。这个事件不仅为小居鲁士日后的王位争夺埋下了伏笔,也为波斯国内的内战提供了导火索。
小居鲁士的审判与无罪释放
对于小居鲁士是否曾有反叛之心,历史上多有争议。色诺芬指出,小居鲁士在大流士二世去世之前的暴行并不能证明他有反叛之意。更可能的解释是,蒂萨弗尼斯在阿尔塔薛西斯即位后,试图通过向国王进谗言,制造对小居鲁士的不利局面。这一事件的发生,使得小居鲁士的兄弟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将他逮捕,并审判了他。然而,帕莉萨蒂斯站出来为儿子辩护,最终使小居鲁士免于处死。
普鲁塔克的记载则指出,小居鲁士在哥哥登基典礼上被逮捕,并几乎被处死。幸好,帕莉萨蒂斯在关键时刻出现,成功拯救了儿子。然而,这一版本的记载可能是波斯王室对事件的后期宣传,旨在塑造一个母亲拯救儿子的戏剧性故事。
结语
总体来说,小居鲁士在公元前407-405年间担任了安纳托利亚的总督,并与斯巴达的吕山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。他的军事才能和与希腊世界的良好关系,使他成为波斯国王的重要盟友,也为他日后争夺王位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发布于:天津市
